重返1995:那年花开再少年(乔平安刘铭坤)完整版小说_最新完本小说重返1995:那年花开再少年乔平安刘铭坤

都市小说《重返1995:那年花开再少年》,讲述主角乔平安刘铭坤的爱恨纠葛,作者“白乌鸦1981”倾心编著中,本站阅读体验极佳,剧情简介:他上一世一生都过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,再来一次,也并不会暴起做首富,但一定要重新找回一生的执念,体验曾经想象的财富人生,让家人和上一世的朋友们在他重生的红利下一生富贵,却是最低标配!...

点击阅读全文

以乔平安刘铭坤为主角的都市小说《重返1995:那年花开再少年》,是由网文大神“白乌鸦1981”所著的,文章内容一波三折,十分虐心,小说无错版梗概:到了2000年后,西顺煤矿的西矿坑大部分优质煤采尽,而东矿坑的储藏量又非常有限。随着下岗潮的到来,大部分曾经被艳羡了半辈子的矿工们,被买断工龄,拿着一两万元的买断款,开始了不知所措的再就业之路。乔明礼上一世不在此列,他是在两年后的1997年,也就是乔平安即将中考的前夕,出了工伤,从此走路开始跛脚,也...

重返1995:那年花开再少年

重返1995:那年花开再少年 热门章节免费阅读

乔平安的父亲乔明礼是新城市西顺露天煤矿采煤段的一名普通矿工。在新城,西顺煤矿可谓城市名片,高峰期连同矿工家属,共养活了30万人口,那个年代也是新城的人口和经济巅峰。

到了2000年后,西顺煤矿的西矿坑大部分优质煤采尽,而东矿坑的储藏量又非常有限。随着下岗潮的到来,大部分曾经被艳羡了半辈子的矿工们,被买断工龄,拿着一两万元的买断款,开始了不知所措的再就业之路。

乔明礼上一世不在此列,他是在两年后的1997年,也就是乔平安即将中考的前夕,出了工伤,从此走路开始跛脚,也因此提前病退,虽然因为工龄少退休工资不如其他人,好歹没有下岗,也算因祸得福。不然以乔明礼那个蔫巴性格,再就业前景乔平安一点都不看好。

这一世,乔平安要阻止父亲工伤的发生,他清楚的记得那一天,到时候有的是办法让父亲不去那个危险现场。可这样一来,父亲就极有可能被买断工龄,不过那又怎么样?重活一世,即便不能大富大贵,难道还能缺了父亲那点工资钱?

吃过了午饭,看了会儿家里那台修了好几次的14寸的金凤凰黑白电视。平州省台是现在除了央台外唯一能收到的频道,中午新闻之后,播放的是马教主版的倚天屠龙记。乔平安看得津津有味,可惜只能看半集,就得去上学了。

下午三节课加一节自习,这时候还没有分快慢班,等分了班,放学时间就延长到9点了。

整个下午,乔平安都在享受和刘铭坤一起学习的美妙时光。刘铭坤在自习课上不时有问题抛过来,乔平安耐心细致的讲解。两个人挨得很近,刘铭坤身上淡淡的雪花膏香味和少女的体香混合在一起,贼好闻!

下午五点半,放学了。乔平安跟刘铭坤并不是一路,既然以前从来都是放学后各走各的,现在也不能突然改变。

而且乔平安现在脑子很乱,他要利用晚上的时间,好好思考一下怎么迅速改变目前的现状,他的年纪太小了。

乔平安7周岁上小学,现在14岁,虚岁也就15,虽然个子已经长到了接近一米七,但稚嫩的脸庞还是太小了,这么个年纪,能干点啥挣这第一桶金呢?

回到家里,乔平安魂不守舍的,让母亲卢爱萍好一阵担心。

现在手里只有攒的20块钱零花钱,因为经常有在校门口抢学生钱的小混混,乔平安的钱都放在家里炕琴垫子底下,这个垫子常年不动,连母亲都不知道。

把20块钱捏在手里,一个小小的阶梯性挣钱计划在脑子里逐渐形成。

第二天是礼拜六,还得上一天课,这时候并没有什么双休日。

早上出门时骗母亲说中午去好朋友张大勇家里吃午饭。

中午放学后到下午上学,有两个小时的时间。下课铃一响,乔平安迅速冲出教室,等在初一三班的门口。张大勇一出门,就被乔平安拉到一旁。

“走,中午跟我走。”

“嘎哈去啊?”

“路上说,时间来不及。”

“我得回家跟我妈说一声,她等我吃饭呢。”

“来不及了,让周丹跟你妈说一声。”

周丹住在张大勇家隔壁,两个人青梅竹马的。

张大勇跟周丹说了一嘴,让她跟他妈说自己去乔平安家里吃饭。

两个人上了5路公交车,半个小时左右到了新城站前的为民商场。

一路上,乔平安把自己的计划跟张大勇说了,张大勇震惊不已。不过张大勇从小就无限度的信任并乐于跟随乔平安,虽然对于乔平安突然想挣钱这个事充满了费解,还是没说出什么,并且用眼神告诉乔平安,你说什么,就是什么。

上一世张大勇过的憋屈,初中毕业后就跟着在城乡结合部有菜地的姥姥姥爷干活。郊区的菜侍弄好了收益还是非常可观的,于是认为张大勇考大学无望的父亲没有让他再往上念。

刚开始种菜卖菜的几年,收入的确越来越好,随着经济发展,在1998至2005这几年,张大勇跟着姥姥姥爷赚了一些好钱,也娶了媳妇,就是他青梅竹马的邻居周丹。周丹很不错,任劳任怨,给老张家生个了大儿子。

在随后的2006年,矿区周围进行了大范围的棚户区改造,占地的时候,也占了张大勇姥姥姥爷的地。当时看起来赔了20多万,还给了楼房,相当可观。可是棚户区的楼房从下房开始就在一直降价,而看起来数额巨大的20万,在随着房地产的发展而迅速走高的通货膨胀下,20万也越来越不足以让人安心。

张大勇在跟随姥姥姥爷种地的那些年,他的父亲也下了岗,四处打零工,而张大勇的母亲则在居委会找了个临时的工作,收入非常低微。

棚户区改造后,没了营生的张大勇也开始了四处打零工,再后来买了个电动的三蹦子,在家附近的综合市场前趴活拉人,日子过的没滋没味。直到乔平安重生归来前,张大勇还在干这个小范围“出租车”。

这一世,乔平安想的是拉兄弟一把,除了不打算干扰好兄弟和周丹的缘分外,一定要让兄弟在这一世过的风生水起。

为民商场,新城市的综合批发市场,分为7个批发站,130个大类,一万多种商品。

兄弟俩一路打听一路找,来到了洗化专区。

“老板,这个香皂怎么拿货?”乔平安拿起一块绿色塑料袋包装的“彩蝶”牌香皂问道。

“5毛,最少拿10块。”

“多拿还能便宜吗?”

“5毛最低了。”老板看着两个毛头小子没当回事。

走了十来家,最终在一个大姨手里以3毛5的价格批发了50块“香樟树”牌香皂,一共花了17.5元,加上两个人来回车费2元,此时乔平安手里只剩下5毛钱。乔平安出来时带了一个大花布兜子,将香皂全部塞了进去。

“平安,这能卖出去吗?大集上卖啥的都有,肯定也有卖香皂的,卖不出去咋整?”张大勇心里没底。

“放心吧,我有办法。万一卖不出去,咱们就留着自己用。”

“那得用到什么时候?”

“走吧,赶紧往回走,今天没钱请你吃饭了,等卖了香皂赚到钱,我请你吃麻辣盆。”

改革开放已经18年了,在这个资源即将枯竭的资源型城市里,大部分人的思维还是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,体制为尊的思想依然占据主流。这也是新城市在产业转型过程中逐渐没落的主要原因,思维跟不上,行动更跟不上。

小说《重返1995:那年花开再少年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

点击阅读全文